所謂行銷漏斗(Marketing Funnel),或有人稱為轉換漏斗或銷售漏斗
都是類似的一個概念,敘述從消費者第一次看到品牌到最後購買品牌、甚至成為忠實顧客的一個最理想完美的過程,也是行銷人生存的圭臬啊!
行銷漏斗當中的階層一直有不同的版本,最常看到的應該是6階層的如下左圖,有的還延伸為更複雜的售後過程,所以從購買後又有往下打開的反向漏斗,整體看起來有點像啞鈴狀,請見下右圖:
的階層策略,你做對了嗎?斐品.jpeg)
的階層策略,你做對了嗎?斐品行銷.jpeg)
如果要達到成功的轉換,行銷人員需要在漏斗的每一個過度縫隙間做對的決策和操作,才能將消費者往下一個漏斗階層推進。
今天就要來跟大家分享,在每一個階層當中不同的行銷策略和可行的操作,同時會帶斐品行銷自己的客戶操作案例來輔佐說明~
首先我們今天會用的漏斗是以下這張圖,他只有4個階層,但小編認為目前市場的變動比起過去都快、消費者接收訊息的管道非常多,階層與階層的界線其實已經沒有這麼明顯,消費者可能在同一時間考量多個產品、也可能從看到產品第二次就決定購買了,因此,做對的操作遠比做很多操作,來得重要與有效很多。
以下會先解釋一下這四個階層的代表的含義,以及相對應的合適的行銷策略,另外會帶上實際操作的內容與我們客戶的案例分享。
一、Awareness 品牌曝光/品牌關注度
通常是表示消費者第一次認識到你的品牌/產品的時機點,可能是從一篇報導看到、可能從電視廣告瞥過、也可能是聽同事朋友提起。
要在這個階層之前吸引消費者注意,「大量且有效曝光」是重要的行銷策略。
現在是資訊爆炸、碎片化的時代,需要透過行銷操作包裝你的品牌、抓住消費者眼球,讓他們注意到品牌、進而對品牌產生興趣。我們操作過幾個方式且實際獲得不錯的成效,包括新聞發稿、報導置入、TV/報章雜誌廣告、網紅代言分享等等。
操作案例請見以下文章連結👇🏻
✔️從皮帽品牌MAJORLIN看MIT台灣新創行銷操作
✔️從Night Eleven的操作案例看品牌打造術
✔️品牌需要媒體曝光,該請公關公司發通稿還是直接跟媒體買版位呢?
二、Consideration 品牌考慮度/品牌興趣
這時表示消費者已經知道你的品牌了,而且正在考慮要不要購買或使用,消費者在這段時間可能會進行更多的研究、資料搜集,或問問親朋好友的意見,確定這個產品合乎自己需求與否。
因此,要將消費者推進到這個階層,策略會建議是「準確溝通產品優勢」。
也就是希望消費者在進行產品研究時,能夠看到這個產品很棒的功能與特色,或是協助消費者勾勒出產品的使用情境,使消費者在這個階段前加強、加深對於品牌的興趣與好感度。可以操作的方式例如網紅合作、異業合作、Youtube開箱文、SEO/SEM操作、官網放上寫手優化文案內容、新聞報導等。
更多操作心法請見以下連結👇🏻
✔️新品牌活用UGC內容行銷,輕鬆極大化品牌效益!
✔️從DAPPER HOUSE看品牌定位的重要性
✔️產品很硬不知道怎麼行銷?教您用5W1H擴散找到跟消費者的交集!
三、Decision 決定購買/購買轉換
這時表示行銷操作已成功一半,消費者已經購買/下載/使用產品了,可以先為自己鼓鼓掌啦👏🏻👏🏻👏🏻
在這個重大的關卡之前,要讓消費者做下決定的一步,需要「給消費者更多更強烈的購買動機」!例如發送折扣碼、免運優惠、滿千減百、節慶優惠等(例如即將到來的母親節)。
可以操作的方式例如數位廣告、Google廣告/Facebook廣告、edm(電子報發送專屬優惠)、異業合作(降低購買成本的一種方式)、社群操作等,都是能夠讓消費者決定購買的臨門一腳喔!
更多操作know-how請見以下連結👇🏻
✔️網紅/KOL合作的五大疑問大解密!原來這類型的網紅最適合我的品牌操作!
✔️Google廣告操作正夯!成效超高的廣告投放金三角knowhow分享
✔️社群媒體和大眾媒體,品牌到底適合做哪種數位行銷操作?
四、Retention 顧客回訪與用戶留存率
意思是購買後顧客仍然願意再與品牌互動、繼續使用app、或甚至將品牌/產品推薦給身旁的親朋好友,成為品牌忠實顧客或倡導者,達到口碑行銷。
如何讓顧客繼續喜愛品牌、擁護品牌,操作上很需要品牌商們去動動腦筋,思考什麼對於顧客來說是最重要的、心上最軟的一塊,策略大概是「看見顧客的需求、將需求長久實踐」。
例如Gogoro會定期舉辦車友掃街活動、Apple時不時就有Today At Apple課程、遊戲品牌更常常舉辦玩家見面會活動,這些都是不同品牌永續經營顧客的方式之一,需要更去挖深品牌的特色,結合產品應用與顧客的需求,提出適合的留存計畫。
延伸閱讀👇🏻
✔️做遊戲產業的行銷宣傳操作,「把玩家擺在第一位」是最重要的策略!
✔️品牌與代理商合作的三大不可不知!揭秘所有行銷操作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藥!
常常聽見客戶有個迷思,是不是新品牌就一定在最上方的Awareness階層、或是舊品牌就已經在比較底下的漏斗階層(lower funnel),這其實都不一定,品牌目前在哪一個階層需要經過市場分析、TA分析後才能有比較可能的答案,而且還需要經過更多的驗證。
如果你不太清楚目前應該操作的行銷策略,歡迎來跟我們聊聊,即日起至5月底新客有免費諮詢與提案優惠,敬請把握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