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品行銷近期接觸想操作數位行銷的客戶,常常不太清楚社群媒體和大眾媒體的差別,或是目前品牌的狀況合適操作的方向;
這兩者操作方式、素材的需求與面對的受眾都很不同,我們會建議在品牌剛創立時,先將社群媒體給建立好,開始穩定產出內容,在品牌需要一個大幅度曝光,例如新品上市、新店開幕時,我們可以來操作大眾媒體,去把品牌的訊息往外推、提升知名度與聲量。
首先先跟大家介紹社群媒體與一般媒體各是什麼,特色和優勢,以及兩者彼此的關係~
一般媒體(media)就是我們最常提到的「媒體」
可以說是報紙、雜誌、電視或是網路新聞,
通常是有一個公司組織,有各個線路的記者或編輯,專門去跑新聞、跑採訪、找最新消息來整理報導給民眾,例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或是任何上架在誠品書店的雜誌,例如GQ、VOGUE等,除此之外,很多紙本媒體也跨足到網路的領域,例如聯合報的udn新聞網,或是時尚生活類媒體妞新聞、POPdaily等。
社群媒體(social media)是自媒體(self media)的一種
自媒體在維基百科內的解釋是任何人透過網路,在社群平台(例如FB/IG)或部落格等經營自己的內容與傳播,就可以稱為自媒體;
因此社群媒體指的是任何人在「社群平台」經營內容、傳播推廣,例如各個品牌在做的Facebook粉絲團、ig專頁、Youtube頻道、川普經營的twitter頻道等等全部都是社群媒體的範疇。
而這兩三年中國還有一個詞竄起 — — 「新媒體」
其實指的就是較為廣泛的網路媒體,同時包括到社群媒體的部分
可以說是任何在網路上的內容傳播者都屬於新媒體,例如網路新聞媒體、網紅/KOL/部落客(blogger)/youtuber、品牌社群頁面(FB/IG/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等都是新媒體的類型。
youtuber是創作影片的專家,因為影片比起圖片與文字更加生動,也是品牌近期很喜歡合作的類型。
至於客戶最關心的,那現在應該先操作社群媒體還是一般媒體呢?
哪一種最適合品牌目前的狀況呢?
以及如果預算有限,可以怎麼規劃呢?
我們常常跟客戶提到,行銷方式百百種,但我們專業的地方就在於協助客戶一起釐清最迫切的需求,擬出一個行銷策略與有著先後順序的操作排程,
盤點出當前最需要也最適合的操作,是斐品行銷的專業。
一般來說,新創品牌(剛成立6個月內的品牌),會建議先將社群媒體建立起來(FB/IG為台灣最常用的平台),搭配固定時間的po文、內容經營與粉絲互動的社群活動,例如投票、意見調查、優惠抽獎等,除了累積品牌社群媒體的粉絲數以外,也能透過粉絲的黏著度去知道粉絲們在意品牌的哪些訊息或產品。
而在品牌需要一個大幅度曝光,例如新品上市、新店開幕、新科技發表等等時候,我們可以進行媒體公關的操作,透過新聞發稿(通稿記者會)、企業老闆專訪、或是記者會等等傳播的手法,去把品牌的重點消息往外推,提升整體品牌的知名度與聲量。
⭐️延伸閱讀:
希望今天的文章有釐清一些關於「媒體」的疑惑,我們一般講的媒體還是以大家知道的這些大眾媒體為主,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網路時代,兩者其實都不可或缺、相輔相成,差別在於投入資源的數目以及開始操作的時間點,畢竟做行銷,也不希望將錢投入到水裡,要讓行銷有效益,
在行銷策略上需要更加全面、手法上更加創新、執行上更加細膩,環環相扣讓整體行銷成效能夠最大化,這是斐品行銷一直的承諾與努力方向。
參考資料:
1️⃣自媒體:意指在網路技術,由於部落格、共享協作平台與社群網路(如:臉書、Instagram、微博等)的興起,使每個人都具有媒體、傳媒的功能。
2️⃣大眾媒體:是指向廣泛受眾廣播之傳播媒體,同時是第三產業、知識產業和訊息產業。廣播媒體通過電影、電台廣播、錄制音樂和電視等通過電子途徑傳輸資訊。數字媒體包括網際網路和移動大眾通信。報紙、書籍、宣傳冊和漫畫等紙質媒體採用實物傳播資訊;公告牌、標誌和招貼畫等戶外媒體則主要放置在商業建築、體育場館、商店、地鐵和公交車上。公共演說和事件組織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形式的大眾媒體。數位媒體則包括網際網路和行動電話網路。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AA%E5%AA%92%E4%BD%9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7%9C%BE%E5%AA%92%E9%AB%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