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芭比娃娃多變的外型、職業與風格,是不少男孩女孩們的童年。而近期因⟪Barbie 芭比⟫真人版電影上映,全球再次掀起一股芭比的粉紅色炫風,在上映前就以多項社群操作、眾多跨界聯名等行銷操作,鋪天蓋地的宣傳成功吸引大眾目光與關注,上映首週(7/21)全球票房便突破3.5億美元(約新台幣109億元),創下2023年影壇多項紀錄,可見芭比風潮不可小覷!
而以行銷的觀點來說,究竟⟪Barbie 芭比⟫製作團隊採取哪些現象級行銷策略,因而獲得如此驚人的優異成績,斐品團隊將以3大策略和大家分享~
✧延伸閱讀:迎接OMO品牌新零售時代!驅動全通路銷售的行銷策略與案例解析
策略一、虛實整合
芭比海報與杜拜巨型芭比席捲社群、創造網路話題!
在個人化行銷策略當道的時代下,各大品牌紛紛推出更加符合消費者喜好的體驗,⟪Barbie 芭比⟫也不例外!官方在釋出電影預告時,同步公開了20多位角色人物海報,其中包含了許多知名演員與歌手,創造出人人皆可化身為芭比的粉紅浪潮,官方更趁勢推出「芭比專屬海報生成器」,只要上傳一張自己的照片,就能獲得一張芭比風格的海報與朋友分享。
此操作讓芭比不再是童年回憶或是電影角色這樣靜態的形象,而是讓你彷彿來到芭比樂園、將自己融入故事中化身為芭比或肯尼這樣的互動機制,再透過為行銷活動設計專屬hashtag #BarbieTheMovie ,在上傳和朋友們分享自己的芭比海報同時,進而在社群展開UGC(User-Generated Content)又稱「用戶原創內容」或「使用者生成內容」)內容,更加提升電影的傳散度與觸及率!
✧延伸閱讀:引爆社群串聯話題怎麼做?剖析ACE成功法則與UGC案例分享
除此之外,官方團隊更與社群代理商 Eye Studio 攜手運用 CGI 技術(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電腦生成圖像),破除執行挑戰、透過虛實整合廣告操作,讓巨型芭比「現身」杜拜,此創意行銷之舉更將⟪Barbie 芭比⟫熱度推向巔峰,搶佔社群版面外,更紛紛獲得媒體爭相報導,成功極大化討論聲量。
策略二、眾多跨界聯名
走到哪都能遇見粉色風潮,發揮1+1>2的行銷效益!
本次⟪Barbie 芭比⟫的行銷操作中,令人感受到最全面性行銷的策略,想必是和超多產業的跨界聯名合作,走到哪都能遇見粉色風潮,讓接觸到每個產業的消費者,都能關注到電影的上映!
聯名品牌從時尚服裝(Nike、ZARA、Crocs…)、美妝(NYX、BANILA CO…)、餐飲(漢堡王、Cold Stone、Krispy Kreme…)、生活家居(TANGLE TEEZER)產業都有⟪Barbie 芭比⟫的足跡,更聯合 Airbnb 實際打造出「芭比夢幻屋」,讓關注電影的受眾不只是芭比迷,而是藉由和各大品牌的聯名觸及更廣泛的受眾,讓消費者可以以更容易的方式接觸到芭比、接收到⟪Barbie 芭比⟫上映的資訊,強化上層行銷漏斗的效益,進而提升其進戲院觀看電影的動機。
✧延伸閱讀:從 Oreo X Blackpink 看異業合作效益!品牌跨界行銷創意案例與行銷策略分享
策略三、實體廣告全面攻佔
一片粉色浪潮成功吸引大眾眼球!
⟪Barbie 芭比⟫除了橫掃社群及媒體版面外,線下的OOH廣告(Out Of Home Advertisement,家外廣告)也是本次行銷操作的一大亮點!今年夏天完全屬於芭比月,各大城市皆少不了芭比宣傳操作,而在電影上映前,透過OOH廣告的情境展演、整體視覺、吸睛的裝置等,更加吸引消費者注意、甚至興起打卡熱潮,再次造就一波社群口碑SNS傳散,進而提升實質導流效益。
除了國外的案例外,台灣也有有趣的公車廣告 — — 芭比與肯尼在芭比敞篷車上的宣傳,而意外的是芭比敞篷車的前輪位置,剛好與該台公車的輪胎相同位置,因而營造出芭比的車子輪胎跟著公車轉動的趣味景象,更讓網友直呼:「前輪應用的超棒!」、「原來芭比車是前輪驅動!」;此外,⟪Barbie 芭比⟫更在大多數的戲院中擺放芭比紙盒,讓每個前往電影院的觀眾都能做到拍照打卡,提升社群傳散,可見芭比在各方面的行銷操作都相當有話題性與吸睛亮點!
✧延伸閱讀:OOH家外廣告晉升2023廣告新寵兒!動態內容+數據驅動大幅提升投放成效
除了上方的分享外,仍有許多操作案例未能一一列舉,像是「芭比海默」迷因、電影院的芭比衣櫃拍照點等,⟪Barbie 芭比⟫電影有別於以往電影行銷的操作,運用了多角化、全管道的行銷策略極大化提高電影能見度與討論聲量,獲取更廣泛的受眾,並且不局限於芭比娃娃此項產品,而是將眼光放遠把芭比「品牌IP化」,創造更多的價值,也因為官方這樣的操作,更有多個品牌或消費者個人自主性的曝光與跟風,讓電影上映的熱潮具備更強大的長尾效應,延續票房熱度!
您也想為自身的品牌做更多的嘗試嗎?歡迎與斐品聊聊,斐品團隊過往在異業合作上有相當多的規劃與執行經驗,我們擅長為品牌發想不同產業的合作規劃與策略執行,進而達到win-win的雙贏局面,為品牌創造更多新的話題、有趣的內容、吸睛的行銷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