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月 2020 by 斐品行銷
上個月微軟才剛宣布線上活動將取代實體活動直到明年7月,近期大型展會也陸續延期,包括computex (台北國際電腦展覽會)延至9月底,Apple的WWDC與Google I/O皆延至8月舉辦,這些都是非常大型的活動與知名的公司,但中小企業和新創品牌可能比較難說延期就延期。
在實體活動不太能舉辦的狀況下,不妨將線上活動操作列入Q2-Q3的行銷策略,包括線上展覽(案例分享:Google十大博物館線上看)、新品發表直播會(案例分享:小米手機全球線上發表會)、企業活動(案例分享:KKBOX百人雲端慶功宴)等。
透過線上操作抓住觀眾眼球、提高彼此互動,考驗著數位行銷人的創意;而讓活動有效益、於時間內開始與結束,則考驗著控場與彈性能力。
接下來小編就舉一些現實操作上會遇到的事件和可以調整到線上的操作方式跟大家分享~
1. 講座/workshop/論壇類型
這類型活動通常是B2B企業或是技術型/服務型/顧問型企業常常舉辦的活動,大多有至少1位主持人或控場團隊負責控場、至少1位主講者主要分享講座內容,講者的演說大部分都有簡報搭配(PPT/Keynote),這時可以透過例如OBS等具有子母畫面直播功能的軟體,搭配社群渠道(例如Facebook/YouTube/twitch等)進行,子母畫面讓觀眾可以同時與講者互動討論、也能看清楚講者說明中的簡報內容,而負責控場的主持人則要隨時注意時間、民眾提問和現場收音或畫面是否有延遲狀況。
2. 新產品發布/店面開幕活動類型
這一塊應該是所有消費品品牌都會舉辦的活動類型,在疫情前可能都是以媒體發佈會、記者會或是消費者活動來做舉辦,現場通常會有很fancy的佈置、拍攝點,以及準備符合品牌或新品調性的食物酒水(F&B)來招待賓客,一般會有嚴謹的流程,包括品牌主理人發表演說、藝人/網紅代言分享、拍照儀式與交流或QA時間等,因為活動現場張力很強,要完全搬到線上會比較困難一些。
我們會先與客戶討論,大部分會採取折衷的做法,會維持現場舉辦,但另外再以高畫質直播方式串接到網路;同時現場場地規模與佈置等等盡量減小、避免提供餐食、且嚴格限制人數進場並實施嚴謹的感控環節,例如記者會僅邀請攝影記者或電視媒體到現場採集畫面素材,文字記者與網路類型媒體則建議對方遠端觀看直播,以減低疫情風險。
除此之外,也可以將原先規劃的線下活動轉移到線上進行,例如將產品拍攝成吸睛的廣告影片,或是撰寫完整的新聞稿件搭配高質量圖片,寄發給媒體或刊登至網路,也能同樣的提升品牌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