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灣感性」出發,3大策略與案例打造消費者共鳴的內容行銷

▲ Photo Credit: Unsplash

 

近日因韓國人對臺灣街景的喜愛,「臺灣感性(대만감성)」成為社群上備受關注的詞彙,不只是一種生活風格,更是對「情感細節」與「生活痕跡」的讚頌。它不追求精緻包裝,而重視真實與親切,讓消費者能感受到共鳴:「沒錯,這就是我生活中的某一幕」。

而這樣的敘事方式,品牌也能從內容行銷著手,本文將分享 3 大策略與相關案例,助力品牌主與行銷人員們開啟引發共感力的宣傳渠道、為品牌獲得更多消費者黏著度。

 

喚醒受眾共感力:讓品牌不再自吹自擂

「臺灣感性」是透過極其生活化的切角與語言,讓品牌跳脫「自言自語、自吹自擂」的角色,轉而成為一個願意傾聽、了解消費者感受的存在。

這些內容的特徵不是強調「產品有多好」,而是對目標受眾產生共感、共鳴,從而自然接收品牌所傳遞的訊息,可透過以下幾個方式更貼近消費者內心:

  • 使用非廣告語感的口吻,更像日常對話
  • 呈現貼近真實生活的場景,產生熟悉度與共鳴感
  • 敘事方式嘗試留白,透過有餘韻、不急不躁的節奏展開對話

這種內容調性不僅讓人願意停留、轉發與互動,也更容易讓品牌從冰冷的功能傳遞者,變成一個有人設、有觀點、也有溫度的角色。

✧延伸閱讀:品牌經營社群內容,4大行銷策略與案例提升粉絲黏著度

 

投射消費者內心:讓品牌內容成為情感出口

「臺灣感性」的吸引力,不只是畫面舒服,而是因為它回應了觀眾內心的渴望,想被理解、被接住,或是被陪伴。

這類內容可大致分為三種:

  • 情感共鳴型:勾起個人記憶與生活經驗、感同身受
  • 情緒釋放型:理解壓力與脆弱,提供感受出口
  • 情感缺口型:提供心理支持、情緒共鳴

品牌若能夠透過「有人性」的故事,即使不銷售、推廣產品,也能與消費者建立深層情感連結。這種被理解的記憶點,預期比優惠廣告、促銷訊息都能長久、更能攻略消費者的心房。

✧延伸閱讀:無法抗拒的情感行銷秘訣,3大策略與案例攻略消費者的心!

 

品牌行銷該如何實踐「臺灣感性」?

接下來將透過三大策略、3大案例,來跟大家分享品牌如何透過「臺灣感性」來做行銷推廣,以及有哪些操作脈絡可以遵循。

 

策略一、用生活感語法與在地敏感度,取代浮誇設計與賣點堆砌

放下品牌制式語調、廣告訊息,用真實觀察與在地情感說一則好故事,讓受眾產生「這不就是我嗎?」的熟悉感,引發共鳴。

【策略關鍵】

  • 放下賣點堆砌,嘗試分享有溫度的話語
  •  用日常小事包裝情緒,讓幽默背後話中有話、令人莞爾
  • 切中時事、引發共感,但仍保有品牌特色與一致性
【案例分享】IKEA Taiwan 社群操作

IKEA Taiwan 擅長以幽默有趣的字眼,搭配時事熱梗或潮流趨勢,描述家中的各種大小事。不僅同時保留了身為家居品牌想要傳遞的產品特色與價值,更透過話題渲染、在地行銷,拉近了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操作台灣消費者也共鳴的社群事件。

▲Photo Credit: IKEA:IKEA Taiwan Instagram 社群頁面

 

✧延伸閱讀:提升社群黏著度的5大內容策略!每月都有新梗、粉絲互動創新高!

 

策略二、用自然、不修飾的日常節奏,呈現生活片段中的真實感

在當前短影音當道的時代,品牌建議透過 Reels 短影片呈現日常生活感,不追求精緻轉場、漂亮畫面、或是過度修飾的內容,而是保留一點尷尬、不完美的自然風格,反而更能引發受眾共鳴,並進而與影片互動、轉發分享,達到更廣度的 UGC 傳散。

【策略關鍵】

  • 語氣輕鬆、節奏自然,像是朋友自嘲,帶出親近風格
  • 模擬手機拍攝角度、畫面配置,創造「自拍日常」感
  • 保有留白與反差,一些不完美反而能提升情緒投入度
【案例分享】蝦皮 Shopee Taiwan 2025 #秀你媽咪上蝦皮短影音挑戰

母親節期間,蝦皮透過跟風趣味 Reels模板,藉由角色扮演與幽默反轉,道出媽媽們的日常,跳脫以往「溫馨套路、傳統脈絡」,讓本次社群操作真實又有記憶點,獲得將近6萬個讚與互動數。

▲Photo Credit: 蝦皮:秀你媽咪上蝦皮短影音挑戰

 

✧延伸閱讀:行銷「新五感」趨勢來襲!透過品牌風格塑造與豐富體驗內容,強化Z世代關注與大眾話題曝光!

 

策略三、透過生活敘事鋪陳品牌價值,不說教、不賣弄,而是陪伴

本策略著重在建立深層的品牌形象,不一定直接與產品、品牌有關,而是圍繞著價值、信念與角色關係的展開。讓受眾感覺到:這不是在賣東西,而是在說「我們也在經歷你經歷的事」、「你不孤單」的共感,帶出陪伴的價值。

【策略關鍵】

  • 以家庭親情、人際關係等做為情緒切角
  • 配樂與語調節制處理,避免過度煽情
  • 價值觀貫穿全文,讓受眾從中理解品牌立場
【案例分享】鞋全家福:永遠的第一名

鞋品品牌全家福擅長溫馨路線推廣,本次則從男主角的視角出發,不談產品,而是講述家庭中的母愛與支持,溫柔敘事的風格,讓受眾自然而然在看完40秒廣告影片後,能夠連結品牌價值,提升品牌好感度。

▲Photo Credit: 鞋全家福:永遠的第一名

 

✧延伸閱讀:從 Netflix 熱劇看故事行銷,打動人心三大行銷策略分享

 

「臺灣感性」不只是事件包裝,更可以是品牌的真誠表態

在訊息爆炸與節奏快速的時代,「臺灣感性」提醒我們:唯有慢下來、走進人心,品牌才能在這資訊洪流中被記得。當品牌願意放下商業話術、廣告文案,嘗試向消費者的生活與情緒靠近,就有機會建立起不著痕跡的信任與共鳴,提升品牌好感度與記憶點。想知道如何讓品牌也具備這樣的共感力與說服力?歡迎留下聯絡方式,我們將提供更多實戰案例與量身建議,幫助品牌打造客製化的感性內容策略,提升品牌價值與行銷深度。

若對於斐品的服務有興趣或想多了解的話,歡迎填寫網站表單,斐品團隊將主動與您聯繫並提供相關公司資料與Sales kit,同時可以安排免費且限量的品牌諮詢服務,讓我們更了解你的品牌、激盪更多創意和行銷公關操作規劃!
也可以透過e-mailline@找到我們!或是關注我們的Facebook粉絲專頁instagram,我們將持續分享最新的行銷趨勢內容和精彩的客戶案例!
感謝各位品牌主或行銷人員看到這邊,希望很快地就能為您服務、一起合作!

✨觀看客戶成功案例 |了解斐品行銷團隊

task 品牌合作諮詢
返回頂端